“132”雪茄:毛主席及中央领导特供香烟的秘密

时间:2023-02-01 13:35:24 | 浏览:25

毛主席烟瘾大,经常烟不离手,尤其是战争年代思考重大问题时,更是一支接一支,有时一天要抽掉好几包,烟瘾大得惊人。毛主席的烟龄极长。据考证,他从18岁就开始抽烟,一直到81岁戒烟,烟龄长达63年之久。在井冈山时期,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了提神

毛主席烟瘾大,经常烟不离手,尤其是战争年代思考重大问题时,更是一支接一支,有时一天要抽掉好几包,烟瘾大得惊人。

毛主席的烟龄极长。据考证,他从18岁就开始抽烟,一直到81岁戒烟,烟龄长达63年之久。

在井冈山时期,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了提神要不停地抽烟。

那时候人们认为抽烟可以提神,并不十分清楚抽烟的危害,所以没人反对主席抽烟,反而到处找烟给他抽。

主席抽烟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烟都抽。

1927年,毛主席到长沙、湘潭等地方进行考察,群众用当地土产“叶子烟”招待他。主席来者不拒,无论谁递烟都接着,非常亲切。边抽烟边聊天,和群众打成一片。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毛主席通宵达旦,创作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当时经济困难,很难搞到好点的香烟,主席就一根接一根地抽边区造的土烟,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了这篇影响到国共两党及中国抗战的历史名作。

有时连土烟也没有了,主席就自己卷旱烟抽。土烟和旱烟的烟叶没有经过处理,抽起来烟味冲,非常呛人。但他不在乎,依然烟不离手。

长征时期,旱烟叶也经常断顿,警卫员看到主席烟瘾上来坐立不安甚至影响到工作,就把干树叶碾碎,用稿纸卷起来给他抽。主席一样笑咪咪地接过来,抽得很带劲。

解放战争时期,战争进入到紧要关头,瞬息万变的战况变化让毛主席每天神经高度紧张,对香烟更加依赖,每次遇到需要作出重大决策的关口,他都是边抽烟边苦苦思索。

1945年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他知道蒋介石不喜欢闻烟味,谈判的几十天里竟然未在蒋介石面前抽过一颗烟!

1945年8月28日,蒋介石为毛主席举行欢迎晚会

蒋介石后来对国民党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说:

“听说毛泽东嗜烟如命,每天要抽一听烟(铁盒50支装),他知道我不抽烟,与我谈话时竟然一颗烟也不抽,对他的精神和决心不能轻视啊!”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烟瘾仍然很大,无论工作还是休息,都会吸烟。美国作家R•特里尔在《毛泽东传》里就曾说:

“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如毛泽东爱吸烟。他也曾戒过烟,但失败了。毛说‘戒烟无益于事,我们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烟瘾上来时,连受潮的烟毛都不会计较。”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中国,他对毛主席说:“我们的医学家认为,如果斯大林早点遵照医嘱戒烟的话,他可能不会去世的那样早。”

这话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他决定戒烟。从那以后,主席连续戒烟10个月之久。

有人说抽烟不利于身体健康,却有利于心理健康。这虽然是抽烟人的谬论,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却让人无可辩驳。

毛主席不需要香烟稳定情绪,却需要它提神醒脑,保证大脑思维的活跃。每日巨大的工作量和黑白颠倒的工作,让他太需要这种“精神食粮”了。

他终于没能坚持下去。戒烟10个月后,又开始抽了起来。

1958年6月7日,陈毅到中南海游泳池去见毛主席。主席招呼他入座,顺手拿出一支烟递了过去,陈毅笑着拒绝了:“我戒了它喽。”

主席把烟放到嘴上点着,笑着说:“还是你决心大啊,我就戒不了。”

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回忆,他曾力劝主席戒烟,可主席始终戒不下。

主席对他说:

主席一生抽过很多种烟,有一段时间还抽过被他叫做“鬼子烟”的“555”

不过这种烟很呛,他抽不习惯,加上又觉得抽外烟得花中国的外汇,很快就不再抽了。

他最喜欢抽的,还是上海烟草公司生产的“熊猫”牌。此烟烟气丰润细腻,味道醇厚悠长,毛主席、邓小平等国家领导都是它的忠实爱好者。

小平同志旁边桌上摆的正是“熊猫”香烟

爱抽烟的人什么时候都想嘬上两口,尤其像主席这样烟瘾很大的人。

他烟瘾大到即便生病也要抽烟,身边的医护人员劝不住,一个个干着急却没办法。

1964年的一天,主席得了重感冒,多天不好。病中他烟瘾发作,还是要抽烟,抽了烟又咳嗽不止。

李先念来探望主席时得知这个情况,向他推荐四川什邡卷烟厂专门为中央领导人生产的13号特供雪茄烟

主席此前没有抽过雪茄,让工作人员拿来给他尝尝。结果一抽之后,咳嗽竟然有所缓解。他非常高兴地说:“此烟既能过瘾,还能不咳嗽,真是太妙了!”

医护人员立即将情况向中共中央办公厅作了汇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很快与什邡卷烟厂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专门为毛主席生产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特制雪茄烟,这样既能减少香烟对主席身体的危害,还能让他过烟瘾。

什邡生产的“长城”牌雪茄

于是从1964年开始,毛主席开始改抽什邡卷烟厂生产的特制雪茄。

四川什邡被称为“中国雪茄之乡”,从清末开始大面积种植烟草,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什邡烟草质量优良,所生产的雪茄馥郁清雅、吃味醇厚,更有一种独有的甜醉味道,这种味道即便是被称为雪茄极品的古巴雪茄也没有。

经过多年发展,什邡雪茄已被誉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1986年邓小平访问尼泊尔时还将什邡雪茄作为国礼相赠。

50年代末,什邡卷烟厂开始为贺龙元帅制作雪茄。在他的提议下,中央办公厅和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研究决定,也为毛主席生产特供烟。

为研制主席的特供烟,什邡卷烟厂结合医生的药方,精心研制了35个配方,并将样品试制成功送到北京。

经过中央办公厅及毛主席本人筛选,初步定下1号、2号、13号及33号4个配方,主席最终选定了2号配方。

与其他雪茄相比,2号属于中号雪茄,仅食指粗细,味道也比较淡;贺龙元帅选定的33号雪茄味道就非常浓。

毛主席在访问苏联的专列上抽的正是2号雪茄

烟厂对毛主席特供烟的制作技艺要求很严格,每一支都要手工卷制,不准出差错。当时2号烟单人日产量仅有20~30支。

特供烟在包装上并无特殊要求,做好后只用白盒包装,再按制作人、生产日期逐一编号,贴上封条,由专人送到成都军区政治部,每月一次。

中央办公厅对特供烟并没有产量要求,只要求严把质量关,不能有丝毫马虎。

有一次,几支点不着的烟被国家卫生部盖章封存后退回烟厂,厂里马上按编号查出制作人,将这名工人撤出特供烟组。

还有一次,国务院领导开会。一位领导正抽着的烟突然弹出火花,将桌布烧了一个洞。这种情况在特供烟中极少出现。

中央办公厅将电话打到成都军区,军区又派人到什邡烟厂调查,发现是因烟芯太细及制作工艺存在问题。

烟厂立即对这两点作出改进,此后再无类似情况发生。

1971年9・13"事件后,特供烟被要求暂停送京,中央办公厅为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决定将特供烟制作组全部迁往北京。

在此之前,中央和北京方面曾在北京卷烟厂抽调两名高级技工到什邡“取经”,可是二人没能学会。中央才最终决定把四川师傅请到北京来。

经过严格政审及本人的同意,什邡烟厂的黄炳福、范国荣、刘宗贵、姜跃秀等几名技术高超的骨干被选调入京。

1972年3月,在中央办公厅的安排下,几位技师举家迁至北京南长街80号,专门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制作特供雪茄烟。

此时主席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特供组根据主席的身体状况及抽烟习惯,在原来13号烟的基础上,在上千种中草药里进行筛选,再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反复试制数月,最终研制出专供主席本人使用的改良的2号雪茄。

因为主席经常在颐年堂接见外宾时抽2号雪茄,所以,2号雪茄还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