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14:52 | 浏览:363
雪茄里的陈忠实
——写在陈忠实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
文/姚骏骊
4月29日,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逝世三周年祭日。早在两个月前,我专程赶往某知名大型商场买了一盒雪茄,用来品味和体验陈忠实先生长期抽此烟的感觉;大约在我要写下面这篇文章前两周的一个周末晚上,我又独自专门走到西安石油大学陈忠实生前那所工作室楼下,望着三楼黑漆漆的窗口,鞠了三个躬,向陈老默默祈祷,并告知他,我要写一篇缅怀他的文章;在我动笔前两天,我将十支装烟盒里的最后一支雪茄点燃,且邀请了一位摄影师朋友为我拍照。以上准备工作就序,这才开始正式书写。
——作者手记
一副脸与一支烟
对于所有熟知陈忠实先生的人来讲,对他的直观印象有两点。一是沟壑纵横、写尽沧桑、布满折皱的脸部,一是手执雪茄、时抽时停、口吐蓝烟的动作。
关于陈老的面相,我曾用“标准的关中汉”和“年轻时就很显成熟,老了更显得沧桑。”两句话来形容。这两句话,在陈老生前我所撰写的有关他的文章里有所表述,也得到了陈老本人的认可。
这张脸,坚毅而自信,从容而淡定,谦和而大度,使所有接触过他的人消除紧张、深受鼓舞、平添力量。
那支雪茄,曾伴随了陈老的中年、老年,尤其是1983—1993十年间。陈忠实告诉我,1982年他成为专业作家,1983年,他分别挂职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和区文化馆副馆长。不受签到、坐班、开会等约束,时间由自己支配,相对自由一些。为了便于文学创作,他带着老伴在城里的家中擀好的面条,准备好的蔬菜、鸡蛋、挂面、包谷糁等,带到乡下老家西蒋村小宅院,放到冰箱内。到了饭点,自己生火、炒菜、下面吃。早晚一般都吃包谷糁。
那十年,是陈老最惬意的生活状态。雪茄,正是那个阶段在乡下开始抽的,且养成了习惯;长篇小说《白鹿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和特殊环境下创作出来的。从那时到临终,再好的纸烟他都不抽,只对雪茄情有独钟。
我问陈老:“一天能抽几支?”
“六、七支。“陈老笑着说。
在我两个月吸雪茄的体验中,发现断断续续抽完一支雪茄,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那么陈老一天抽六、七支,应该是从早上抽到晚上的。这种烟,如同陈老本人一样,味足、厚重、悠长。人与烟融为一体,烟与人同质同化,且相伴一生,成就了陈老的勃勃事业巅峰。
一支雪茄与一部巨著
陈忠实属于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型的文学巨匠。40岁以前,他基本一直生活在农村和最底层。关中农村老汉的传统旱烟袋他抽不动,年轻人普遍吸的纸烟他觉得没劲儿,不过瘾。随着他阅读与文学创作的精进和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烟瘾也越来越大。那时,他的生活比较清贫,没有钱去买好烟抽,就开始抽起了雪茄。最初是几角钱一包的"工"字牌,再者是“巴山”雪茄,到了晚年直到去逝前,他一直抽的是“王冠”雪茄。
2012年8月,《白鹿原》电影上映前,我受广东省《家庭》杂志约稿,去采访陈忠实。最难忘的是陈老对我说的下面一段话:
“在老家那10年,早晨,我总被屋顶、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叫醒;晚上,躺在躺椅上,仰望深邃天空的满天星斗,摇着蒲扇,抽着烟,品着茶,高兴了也喝喝啤酒。当月亮从白鹿原的东头转到西头时,我就知道该睡觉了。白天有了灵感就埋头写作,傍晚背着手去灞河边散步。若是夏季,还可以下灞河凫水、游泳、冲凉,和世外桃源一样。每次忆起这些,我都由衷地咏叹我的原下乡村。”
这里所说的“抽着烟”,就是雪茄。这里所讲述的生活,就是陈忠实在乡下老家十年磨一剑,倾心创作《白鹿原》的真实生活场景。
正是这一支支雪茄,燃烧着陈忠实智慧,成就了一部巨著,点亮了陈忠实人生。在我品味雪茄时,就在想,陈老抽的不只是烟,他是将民族的苦难、痛苦、历史,农业、农村、农民、土地、粮食的思考,小说人物的命运、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等在吸烟的同时,有了具象、赋予人文、加以刻画、构成史诗。
一座城与一个人
西安是著名古都。建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文人墨客云集。因《白鹿原》,人们知道了陈忠实,因陈忠实,大家记住了西安。
我与陈忠实老师交往已久、过往甚密、来往较多,十年前,我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地点就在陈老工作室附近直线距离不足200米处。外地一些文友想拜见、签名、求字等,都是通过我这里引荐给陈老的。
每次去见陈老,一般都是两人以上,有时是两三人,有时是三五人,最多的时候有十三人。无论人少人多,陈老总是和蔼可亲。如长者,似家人般一一满足大家的要求。有不少朋友托我去陈老工作室时带上他,见见大师,我也一一作过口头承诺。但因时间、距离等原因,仍有好多朋友难以如愿。
2012—2014年三年间,是我与陈老接触最为频繁的三年。那时,《白鹿原》电影要上映,我先后釆写发表了《陈忠实笑望白鹿原 那十年世外桃源的生活》、《删繁就简三秋树 白鹿原下陈忠实》、《探秘陈忠实的阅读生活》等10多篇关于陈老师的文章。
其中,当我把2012年第21期广东《家庭》杂志发表的《删繁就简三秋树 关中原下陈忠实》一文样刊呈给陈老看时,我特意说明:“不好意思陈老师,‘白鹿原’被改成‘关中原’了,有点瑕疵。”陈老冲我一笑道:“没有啥,广东的刊物能宣传一下关中,也是宣传咱陕西,好着哩。”陈老的胸怀之坦然、豁然,使我一下子也释然了。
2014年4月2日,是我的生日。想到多日没见陈老,我致电约他晚上一起吃饭,陈老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到了下午4点左右,陈老给我打来电话:“小姚,晚上吃饭没啥事吧?”
”没有。就是时间长没见面,您帮我和单位了好多忙,咱晚上一起聚聚吃个便饭。”
“没事就好。我就怕你有啥事,我若办不了,耽搁你的事。”
“放心吧,陈老。没有事,咱晚上见。”
这顿饭吃得非常愉快,陈老心情也很好,在场的领导和朋友都很激动。陈老还在桌上为我们带去的数十本书签了名,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但当陈老知道是我过生日时,嗔怪道:“你看你这娃,过生日也不明说,怕我老汉不给你提蛋糕。”
“陈老师见外了,您那么忙,时间宝贵,能来和我们坐坐,比啥礼都重。”我连忙答道。
我与陈老坐在沙发上交谈有关他的新著《白墙无字》的有关话题。陈老正点雪茄的镜头恰好被在场的《陕西日报》记者、作家戴吉坤及时捕捉,成为我与陈老永久珍贵的留念。
陈忠实抽雪茄有个特点,抽一会儿就掐灭置于烟灰缸边缘,想抽了,再点燃,如此反复。我想,这应该是他有了什么感悟,或者为了减少烟量。由此可以看出,陈老的自我控制力、约束力比较强。
三年前的2016年4月29日,陈老因病去世,中央有关领导及陕西省委、省政府、中国作家协会等送来花圈。我连夜赶写了《凭窗眺望陈忠实》等纪念文章,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发表。
西安数万市民、读者先后自发吊唁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那天,更是万人举着报纸刊登的《关中最好的一个老汉走了》的陈忠实遗像前去送别。成为当代中国民祭第一人。他身着毛衣、手执雪茄那张照片,定格在陕西人的脑海。
一座城,有了陈忠实这样一个"文化符号”式人物而灵动;一个人,陈忠实以他的枕棺之作《白鹿原》而影响感动了一座西安城!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这,就是雪茄里的陈忠实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2019年4月28日于尚书居】
17世纪风俗画家Ostade,Andrian van作品17世纪初,吸食烟草就已经在欧洲盛行了起来,荷兰画家当时就特别喜欢画人们抽烟斗的画面。西班牙舰队从新大陆回到欧洲的西班牙人必定会带回三样东西:金子、银子和“黄金叶”。1636年西班牙皇
每个历史瞬间,都有一只雪茄被点燃。雪茄从两个世纪前,就和权力、财富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世界对雪茄需求的增加,殖民者对财富的执着追求,也往往伴随着血与泪的历史。在19和20世纪,作为世界雪茄中心的古巴,为挣脱西班牙持续400年的统治,于18世纪
在未取得烟草专卖批发、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贩卖进口雪茄——上海警方近期捣毁了5个非法经营进口雪茄窝点。办案机关缴获大量非法销售的进口雪茄(警方供图)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经侦支队在市局经侦总队的指导下,掌握了多条非法经营进口
雪茄茄衣的状态千姿百态,不仅有七种颜色的区别,雪茄表面也会有光滑、粗糙,油润、干枯等不同!在生活中,很多茄客都很认为一支雪茄表面具有光泽,泛着油光的雪茄是一支雪茄成熟的标志,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雪茄表面为什么会泛
你知道世界上最贵的雪茄多少钱吗?售价高达100万美元啊,折合人民币就是724万元,一根雪茄竟然能卖出如此天价,抽一口,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抽一根,这一辈子赚的钱都不够啊。那我就疑惑了,凭啥雪茄能卖出如此高昂的价格。难道未经人事的少女,在大腿
徐志摩:“雪茄”中文名命名者在1923年的秋天。徐志摩与恩师梁启超去到霞飞路的一家私人会所里,还约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起共进下午茶。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客,当时他点燃了一支雪茄后,并将雪茄递给了徐志摩享用。并且问到
铝管--首次推出是在40年代,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相对普及了。雪茄品种包装规格有一种是独家铝管包装。有一种是带铝管或者非铝管两种包装。铝管有助于防止物理损坏,在短期暴晒的情况下保存雪茄。保养一般建议从铝管中取出雪茄,存储在雪茄盒里面,因
Oliva 是2014年雪茄迷排行榜的第一名,那么究竟Oliva Serie V系列拥什么魅力能让茄客流连忘返的呢?让我们一睹她们的风采。 Oliva Oliva是尼加拉瓜最大的烟叶家族。始于1886年的Oliva雪茄如今已成为享誉国际
雪茄是古巴的“名片”,古巴雪茄以用料讲究、做工精细享誉世界。拉科罗纳是古巴最大的雪茄厂,这里的300多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手工卷制2.6万至3万枚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雪茄。 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2月27日,在古巴哈瓦那的拉科罗纳
雪茄形状的大小差异很大,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不同的尺寸大小,所以描述雪茄的大小以及形状是重要的。雪茄的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长度,一般是以英寸来作为计量单位。环规,指一个雪茄的直径。1、皇冠这是度量所有其他大小的基准大小。传统的尺寸是5 1/2X
大家好我是GGFly888,专注雪茄知识分析和评测,想了解更多雪茄相关知识请搜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交流,我一定会回复的!相信很多人要入门雪茄前都会大量收集了解关于雪茄的抽法,往往忽略了雪茄品牌,以及自己适合什么养的雪茄,阿吉今天向大家
蒋丙勇是一名资深的雪茄客。说资深,倒不是他抽雪茄的年代特别的久,而是他对于雪茄的喜爱程度,“雪茄就是男人的第六根手指,它像是人身体中的一部分,表达出属于雪茄客的与众不同的品味。”他开了一家雪茄吧,不仅自己抽雪茄,还将雪茄和雪茄文化传播给众多
2003年10月,“搜狐登山队”登顶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那一次参与的登山名人有张朝阳、王石、王秋杨等,烟草在线总编辑廖天亮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廖天亮跟张朝阳、王石等分在一个小分队登顶,在大本营休息时,他们的话题就跟雪茄有关。帐篷里的烟
雪茄在以前是贵族、高端人士的专属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如今雪茄已经变得非常常见了。雪茄烟和香烟不同,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给你一支雪茄,你可能并不知道怎么抽。确实,抽雪茄有一套很讲究的方法,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雪茄烟的抽法以及抽雪茄的礼仪。
抽得少一些,要抽得好一些。选雪茄、品雪茄,欢迎来薇芯攻仲号《依柏缘雪茄》。雪茄还有多短的时候放弃抽呢?这真是个习惯。如果我一个人抽雪茄,我怎么会高兴呢。雪茄是纯烟草做的。从理论上讲,它们可以被熏到极限。有的人甚至把牙签插在雪茄的头上,或者用